付红丽,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,中教一级。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,在班级管理、教学和德育工作方面均表现优秀,爱岗敬业,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,多次荣获优秀教师、优秀班主任、十佳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。2019年,在延安大学基础教育中、小、幼教师赛讲中获得中学组一等奖。
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
关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,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,关注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问题,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,作为一名一线的班主任,下面由我和同学们共同探讨,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话题,健康包括三方面:
一、身体健康;二、心理健康;三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。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往往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。近几年,国内有关中学生心理卫生方面的许多调查都表明,在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,其比例在10~20%左右。其中有3%~6%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。最终导致校园的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。
这说明了什么,说明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尤为重要的。下面,我从四个方面与同学们共同探讨,有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:
一、正确认识纪律与个性的关系
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,谁也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。大环境给我们建立了一个生活规则,就是纪律。纪律约束的不是个性,而是我们身上那种惰性、那种散漫习气。纪律不是束缚了自由,而是更好地保证了大多数人的自由。学校不允许乱扔乱弃、践踏草坪,是为了更多的人能拥有美的环境;不允许住宿生晚就寝时乱打乱闹、玩手机,是为了保证别的同学的休息自由。没有红灯的限制,哪有绿灯的畅通。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。你不能只顾张扬自己的个性,而忽视了周围人的权力。
遵守纪律也是一种修养。有的同学,一个人独来独往,对集体活动不热心、不参加,或应付、对抗,不服管教。这不是有个性,不是超脱,而是放任自流、浅薄低俗。其实,制定纪律,不是想制裁谁。所有的纪律都是为大家好,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学习、锻炼、生活的环境氛围。
二、正确看待和处理男女生的交往,不要过早陷入感情的漩涡
你们这个年龄,有点情感的萌动是正常的。但是,也不能因为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,就任其自然发展;更不要把这种朦胧意识,当成爱情去盲目地追求。
男女生间的【来往过密】,可能当事人自己觉得很沉醉,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情,大多属于友情、好感。我们这个年龄段,精力旺盛,思想活跃,记忆力强,是学习知识、提高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。这个时期被感情问题纠缠,必定分散学习精力,浪费大好时光。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所以,面对感情的波动,同学们必须理智,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,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,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。采取积极的措施,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,让家长放心,让老师放心。
三,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,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学生
人际关系处理不好,是一件很烦恼的事。大多数同学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,但有些同学常常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、摩擦、误解和猜疑。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? 首先,要摆正自我位置,以坦诚的态度、宽阔的胸襟对待朋友,彼此交流,取长补短,共同进步。
其次,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,尊重他人。【尊人者,人尊之】,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,不探究别人的隐私;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,并能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真诚地帮助别人;【送人玫瑰,手存余香】。约定时间要守时;交流中要注意对方的感受。可能就为一句不恰当的话,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,有一句话说得好: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。
再有,同学们在交往中,要克服【以偏概全】、【以貌取人】、【固执己见】、【自命清高】等认识偏向,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,做到全面、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。
四、学会感恩
不少同学总是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,那样不对,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,横加指责,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!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,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,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,想想看,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,扪心自问,你关心过他们吗?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?
一个孩子应该有感恩之情,感谢父母、感谢老师、感谢同学,感谢社会。如果孩子怀有一颗感恩之心,内心就会充满阳光,干事情也会劲头十足。一个孩子如果不知道感恩,老觉得父母对不起他,同学对不起他,老师也跟他过不去,他的心就会越来越阴暗,易于消沉,甚至堕落。
努力吧!同学们,我相信,只要我们都能够尽我们的全力了,即便不能取得成功,我们也将无悔。
最后,祝全体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!